您好!欢迎光临焦作心理咨询-宁启智心理工作室
13782880027
焦作心理咨询-宁启智心理工作室
宁启智心理工作室
专业、有效、诚信、权威而成为口碑佳

客户咨询服务热线:

13782880027

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实践

自体寻找客体--我在找你

发布日期:2023-07-17 浏览次数:5

失眠:大脑不能让自己的运转停下来

记得听一个阿姨聊过关于她失眠的事情。

太痛苦了,每天至少两点钟入睡,大把的助眠药,附加对身体的焦虑,以及对下一个夜晚的恐惧。直到听到她讲她跟父母的关系,大略的听出些端倪。

解释一个常见的失眠原因:大脑不能让自己的运转停下来。

最近突然对客体心理学非常感兴趣,就翻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甚觉精彩!

生而为人,永远都在寻找关系。可是太多人,都没有建立起最基本的关系,即,「我」没有找到可以依恋的「你」。这时,我们会寻找一个替代品,就是「头脑」。

这是非常原始的依恋失败。一个孩子的自我发展,需要破多层壳,首先是「自恋」,从混沌一体的状态离开,破了自恋后,可以进入到原始的依恋——母爱的怀抱;然后要离开母爱怀抱,进入父母三角关系的家庭;再破了家庭局限,进入所在的社会;再破了所在文化的社会,进入无限世界。这一点,在卡伦*霍尼的一系列书籍中,有直指骨髓的精彩描述。

可是,太多人都没有找到最基本的依恋对象,例如母亲不在,或母亲太虚弱,严重缺乏回应孩子的能力,于是,孩子就进入不了母爱怀抱,而停留在了「自恋之壳」中。

怎么办呢?没有一个外在的真实妈妈可以依恋,孩子转而去依靠自己的「头脑」,用它来保护安抚自己。

大脑的问题是什么呢?——它不能安静下来。因为它是保护者,它安静下来不运作了,作为体验者的「我」这个孩子,就要直接面对不安,这是不可以的,所以头脑不能停止运转。然而,头脑不能停止运转,人也就没法安睡。

文中我提到的那位阿姨,七个月连同奶瓶一起被送到姑姑家,母乳连同妈妈一起消失,除了夜以继日的啼哭,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办法。

再后来,就不哭了,但也不怎么笑了,生命之初,就被赋予了灰暗的底色。

反之,如果一个人能够产生依恋,那就很不一样。婴幼儿可以彻底停止头脑而安然入睡,因为他们的感知是,外面有一个有爱有保护能力的养育者在呵护自己。

所以,太依赖自己头脑的,都是孤独的可怜虫,很容易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睡眠问题。

铁血宰相俾斯麦

曾奇峰在精神分析的视频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至今仍记忆犹新。

故事的来源出自科胡特的《精神分析治疗之道》,讲述了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严重失眠的故事。

‍‍‍‍欧洲有一个品质上不太好的“江湖医生”施文宁格,‍‍但是他治疗的功夫是很厉害的。‍‍

施文宁格对俾斯麦的治疗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俾斯麦睡觉的时候,‍坐在他床边,‍‍一句话也不说‍‍。

俾斯麦在‍‍睡着之后,‍‍早上醒来,‍‍看到这个人还一语不发地在那里坐着。‍‍连续几次之后,‍‍俾斯麦的睡眠问题就解决了。

‍‍这个治疗的原理就是‍‍俾斯麦在入睡的时候,‍‍他很放心的想,‍‍我不管睡得多沉,‍‍有一个人在那里稳定的呆着。

当我们‍‍跟外部世界的某一个人连接起来的时候,‍‍我们向内部的攻击,或者说内部的压力就减少了。

‍‍这就是驱力理论和关系理论的核心,‍‍人活着是为了寻求跟他人的链接。

如果我向外的攻击被接住,就与他人发生了链接,我对内的攻击就会大大减轻。

当攻击性能够正常向外伸展,活出了生命力,对内攻击就会大大减少,也就不容易失眠了。

坑爹的睡眠训练法

小区里散步,遇到一个奶奶带着宝宝,交谈中得知宝宝已经被睡眠训练近三个月,担心孩子过度“依赖”,每晚放在小床上坚持让孩子独自入睡,妈妈则和奶奶掐着计时器在门口等待,任凭孩子哭的撕心裂肺,一阵折腾,孩子不那么哭了,奶奶骄傲的宣称“可乖可乖”了。

而我看到孩子虽说眼睛大大的,却缺乏了灵气,眼神里没有光,灵魂缺乏活力四射,没有了用爱滋养后的灿烂笑容。

心疼的扭成一团。

孩子只有能够感受到跟父母的情感链接方才能够安然入睡,残酷的剥夺了这种亲密,孩子看起来不哭,心可能已经绝望,而由此形成的心理创伤,按照阿德勒的经典描述则是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去找你的刘奶奶

孩子只有能够感受到跟父母的情感链接方才能够安然入睡,残酷的剥夺了这种亲密,孩子看起来不哭,心可能已经绝望,而由此形成的心理创伤,按照阿德勒的经典描述则是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小区的一个男孩,生下来几个月就交给了育儿嫂,24小时都跟这个刘奶奶在一起,父母下班回到家,孩子本能的扑上去,总会得到一句话:去找你的刘奶奶。上班如此,下班如此,晚上如此,周而复始。

于是,岁月流淌,当妈妈偶尔晚上想搂着孩子睡的时候,孩子头也不抬:不,我要跟奶奶睡。

客体关系心理学说得很清楚,妈妈顺应婴儿,孩子真实有力。婴儿顺应妈妈,产生虚假自体,缺乏活力和幸福感。那些被母亲推开的孩子,眼神没有光,笑容并非发自内心,眼神无法凝聚,内在无法有力。

从客体关系学说来看,父母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客体,孩子会以父母为坐标,来判定自己是谁,学习处理问题的方式,所以父母真的是一个需要考核的职务!

东方文化:寻找一个师傅

头脑特别活跃的那几年,不停的参加各种大师的课程,妄想一个课程就可以翻天覆地,刷出一个全新的自我。

当然会落空,因为只有大脑在分析逻辑,而与对面的“大师们”没有实质性的链接。

听到老师讲解东方的正念,讲解禅修,恰好电视剧《老中医》正在热播,突然对于徒弟和师傅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

陪伴

翁泉海的徒弟们,满怀对老中医的崇敬,归入门下,师徒们朝夕相伴,先从写药方开始,一点一滴跟着师傅学习,个中深情,看的我感慨不已!

生而为人,就是从漫无边际活着的感觉中寻找自我存在的感觉,也是每个人必修的功课。

寻找一个师傅,其实也是在寻找一个客体,或者借由这个客体看到自体,这个可以是相互的,也就是可以互为师傅,彼此是良师益友,或许就是这种感觉吧。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特别喜欢跟某个人在一起,特别是这个人身上有东方“师傅”特质的时候,比如说:稳定、倾听、允许、同理心强…………

摘抄一段话,来阐述这个问题:

修行法门本身并没有问题,比如心理学所面临的情绪问题、早年创伤导致的人格结构不稳定等问题,佛学修行法门是可以解决的。但在现实中,经历早年创伤的人修行佛学,人格破碎程度并没有得到改善,有时反而变得严重了,这并不意味着佛学法门不行,而是因为当事人修行不得法。也就是说,佛学修行需要有经验的师傅给予引导,它注重个体性,并不是标准化流程。东方文化很讲究因人而异,跟中医一样,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一点与西方非常不同。西方的观点是解决问题,而东方不认为有问题存在,它看到的是被问题牢牢结合在一起的这个人,因此,真正需要改变的是人而不是问题——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东方强调找师傅而不是找方法,所以,把师傅的修行法门变成找方法的修行通道,肯定是要出问题的。是修行不当产生了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师傅=客体

想到哪写到哪,摘抄一首诗作为结尾,愿我们都能礼给予对方最真诚的临在。

                陪伴

——阿兰 · 沃福特  (Alan D. Wolfelt )

陪伴是保持静止,

而非急于前行;

是发现沉默的奥妙,

而非用语言填满每一个痛苦的片刻;

陪伴是用心倾听,

而非用脑分析;

是见证他人的挣扎历程,

而非指导他们脱离挣扎;

陪伴是出席他人的痛苦,

而非加强秩序与逻辑;

是与另一个人一起进入心灵深处去探险,

而非肩负走出幽谷的责任

30.jpg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全部
网友评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

美国网友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3782880027

微信咨询
焦作心理咨询-宁启智心理工作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