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靠成功的条件,非常重要,一定得父母的关系好,否则的话,父母的一方就会跟孩子结成联盟靠上了,前两个就有可能靠上,结果导致第三靠考不上。
所以第一个条件父母关系好,第二竞争性养育者值得学习,值得分享,他愿意分享比较少的防御,那是指竞争养育者在同行和异性父母中间不停的换的,
渴望型养育者要值得爱,值得拥有,这种渴望型养育者也可以在同性异性父母中间来回的摆动。
还有就是同性异性养育者都要,1,都要执行自己各自的功能,爸爸像爸爸,妈妈像妈妈,2,有的时候可以互补,妈妈做的不足,爸爸补,爸爸做的不足妈妈补,3,父母之间对各自的角色边界,性别认同清晰,父母清晰,才能带来儿童的清晰,这是三靠成功的条件。
如果是适应发育的不好,或者叫适应不良,那么会出现什么呢?,一靠的时候,我们主要是靠向同性父母,如果这一靠出了问题,我们以男孩子举例,他就会在一靠上面反复的去纠结。他靠向同性父母,也就是把力比多投向父亲,把攻击投向母亲,
如果这一靠出现有障碍,那么长大了以后,他就会表现为:他一直是努力需要有父亲一样的人作为偶像来崇拜。如果有这样,他就能够通过学习超越,甚至代替成为偶像的再版,所以他会积极的靠向父亲,而且在攻击投向母亲,这个时候,这个攻击是比较轻微的攻击,他主要是想觉得父亲无所不能,妈妈样样都不行,他嫌弃母亲相对疏远母亲,男孩子有的时候还会学习母亲的这种软弱,他主要是手段,作为赢得父亲的责任。
通过这种手段靠近靠向父亲,如果母亲爱父亲,如果这个关系就没有了,所以这个时候他是正常的。否则,就会形成一些症状,到了成人以后,这样的男孩子,要么表现的特别的男性化,大男子主义,对女性看不起,骨子里真正的贬低女性,那这种常常是直男癌。或者是另外一种女性化状态,因为他学习父亲的外在的东西很少,所以特别女性化,优柔寡断,心思很细腻,但是这种人常常是因为这种人骨子里仍然是贬低女性的,所以它只是一个看着像男的,而实际上是一个伪暖男,关键的时候常常掉链子,所以他对女性真实地是不感兴趣,还有自己又比较女性化,常常使人在外观上发现他有外观的外在的表现,同性恋的外在表现,这种人同性恋常常是比较肤浅的外在,因为它要么特别大男子,要么特别女性化,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但是都很肤浅,因为这时候他们都停留在一靠是在外形上。
如果一靠是适应不良,那么就走向二靠,靠向异性父母,还是以男孩子举例,那么男孩子,他就开始力比多投向母亲,对母亲充满好奇,黏着母亲,同时甚至有这种乱伦的冲动,当然常常伴着强烈的恐惧,得乱伦冲动的强烈的恐惧,然后,他会把攻击投向父亲,特别是在第一靠的时候的失败,使得他失败以后的沮丧,他更加主观上疏离父亲,那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爱不成就恨谁把攻击投向父亲,对父亲充满了愤怒,跟对母亲充满好奇,成为很鲜明的对照,因为充满愤怒攻击父亲,所以他就会投射性的认为父亲攻击自己。
因为他想攻击父亲来赢得妈妈,投射性的,当你想攻击别人的时候,常常会发现别人好像有意要攻击你,所以他会投射性的认为自己攻击自己,也就是,而且他有充分的理由害怕,因为父亲是如此的强大,他与母亲的过度亲密,实际上是侵犯父亲,所以他会有强烈的害怕自己攻击自己,当害怕到极点,我们称之为阉割焦虑,如果有的时候他会有意无意的做出一些过激的言语和行为,这种言语和行为,常常会引起强烈的内疚感和补偿心理,所以他有的时候会特意的讨好父亲,是因为他对父亲攻击的补偿,那这是我们说的正常的发育过程,有这种倾向,但是如果你发育受阻,那么就会形成很多的适应不良的症状。
别说他就特别的女性化,因为跟母亲的关系中粘母亲,长大了后就会粘母亲一样的女性,他因为不用做男人,她不用学习父亲,他就可以得到母亲,如果这时候二靠的过度紧密,也就是说和母亲粘连过渡的话,他就觉得根本不需要做一个男人就能得到母亲,我真得到了母亲,所以他不会继续向男性化的发展,所以他就表现为不负责任,妈宝男,整天需要妈妈的呵护,而且呢,因为他跟女性比较近,而且比较黏,所以他特别的娘,特别的具有女性的气质,而且最重是真心的会有女性的思维,很能够体察女性的心思,真是一种真暖男,一靠的时候是一种伪暖男,表面上女人,但是关键时候掉链子,像二靠的时候他是真暖男,都能够比女性的心思还要缜密,所以他跟女性的交往一点障碍都没有,所以女性常常是把他当男闺蜜,妇女之友,大众情人,欢场浪子,或者是云备胎,而且在男性气质方面,他仍然是一个男性,所以他仍然会有抱负,有一些理想,有抱负,但是对成功有一种天然的恐惧,天然的焦虑,所以他也很难有成就,特别跟男性的交往的时候很困难,尤其是跟父亲一样的领导,他就交往起来很困难,他有抱负,但是对成功恐惧,因此他缺乏行动力,在平时交往中,跟男生很难掌握尺度,跟女性交往,因为是用心缜密,所以他非常能够相处的很好,但是跟男性相处难于掌握,一不留神就会侵犯他人的边界,这种人成年以后,他的内在是认同女性,所以她会表现为许多女性的气质,多愁善感,或者是反过来,外在特别的凶悍,但是内瓤色历只不过是外在的那种凶狠,这是我们说的第二靠。
再说三靠,那就是重新回来,靠向同性父母,那如果经历了一靠二靠,就会发现,父母才是彼此的最爱,所以不管他像父亲还是母亲,最终都没有什么好结果,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他发现父母他们之间才是彼此最爱,所以他要想赢得母亲的唯一的途径,那就是做父亲一样的人,以后长大了才会娶母亲一样的女性,所以她会积极向同性父母认同,认同同性父母内在品质,价值观和超我,他长大了以后,就常常能够去寻找跟母亲一样的女性。
一个正常的男孩子会不管你愿不愿意逐渐趋向同性父母,这种认同常常是在二靠的时候,对同性父母是咬牙切齿的,是反对的,所以这种认同就是向攻击者认同,所以他会再次靠向同性父母,向攻击者认同,这种认同是比较成熟的选择的认同,所以这种认同如果能够确定,那么它的目标取向的能力就好,目的品质就形成,
所以他的力比多和攻击就会整合,不是单纯的力比多,也不是单纯的攻击,而是攻击中间既不过度的攻击,也不过度的靠近,所以它是一个整合的,他知道,父亲说不错的,但是浑身都是缺点,而母亲再好,但是也不能归自己所有,这时候如果三靠比较好的,就整合,这是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三靠出现问题,那么俄期发育就会受阻,形成很多适应不良的症状,第一它就会形成比较严厉的超我,那主要是因为他的认同不足,所以他会绝对化的看待超我,使得我具有非常的严苛意识都不容商量的,没有半点犹豫,就会表现为对靠向父亲失败后的夸大型认同。因为他的三靠不好,所以他没办法去靠向同性父母,男孩子没有办法非常成功的向父亲认同,所以他会理想化的夸大性的认同,或者,直白一点,他就会按照自己的想象编造,他的超我就非常的严苛,容不得半点的迟疑,所以它表现为强迫,拘谨,真话教条,因为他的认同有困难,所以它表现为很不灵活,强迫的,僵化教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因为想超我认同的失败,他就变成超我低下,没有道德的节制,放浪形骇,
当然因为他在三靠出问题,已经有了一部分超我,所以尽管他没有道德性的放荡,但是仍有很强的内疚感,那么出现的症状还有一个就是三靠的时候就会出现自我的角色混乱,自我一部分是来自于超我,所以超我强自我就强,超我弱自我就弱,自我是决定自我角色的功能,所以就会出现自我角色混乱,不知道自己该干啥,也不知道自己哪些该干哪些不该干,边界也模糊,不知道自己跟人交往的分寸在哪里,
三靠的异常症状还有一个异常的就是人际困难,很难跟人建立长久的关系,因为跟人建立长久的关系,需要自我的边界很清楚,由于他的自我边界,角色都不清楚,所以往往跟人交往的时候,不是做过的,就是做的不够,不是越界了,就是该做的没做,所以这样的话,他虽然可以和人发生关系,但是很难进行深入的或者持久的关系。
这就是三靠,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在三靠的过程中间哪一靠出了问题都会有一些症状,那么它的症状主要是你根据三靠过程的特征就应该能推算出来,这都是些典型的,当然这些症状远远的不不能满足真实的案例中间的症状,真实的案例是千变万化的,但是它的基本的内容跟这个是一样。
俄期三靠,知道了它的发育特征以及它的发育的特点,你就应该推算的出来,一旦发生发育不良,她会有哪些症状。
再来看三靠的过渡时期。
当你处在一套二套之间的时候,也常常会出现一靠的心理特征和二靠的心理特征,这不是两个的平均,是努力想摆脱一靠的特征,极力想获得二靠的特质。那么二靠向三靠的过渡也有这种特征,它可以同时出现第二靠第三靠的心理特征,但是同时他努力摆脱二靠的特征,努力想获得三靠的特质,这是三靠的过渡时期。
在这个症状里面,三靠靠得不好,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而且这种相应的症状,它是一靠的还是二靠的还是三靠的,甚至在一靠二靠过渡,还是在二靠三靠过渡,
还有几个重要问题,影响到俄期的三靠主要是养育者有没有变更,在三靠的期间出现了重大的变更,无一例外的都会受到影响,重大的变更不是爸爸妈妈换没换,而是他的孩子的心理的父母有没有换,不要说爸爸走了妈妈改嫁了,那就一定是换了,不一定的,要看在他心目中的爸爸有没有更换,不一定跟外界的客观的事实相吻合的,第二点孩子的心理的与主要的养育者的情感联系有没有变化,可能是人变了,但是跟他的情感联系并有没有有变化,与主要养育者的情感体验有没有变更,这两个是两个维度上的问题,有的时候人变了情,但不一定便有的时候,人也变了,情感也变了,这两个都有可能
第三点,那么养育者也就是父母,他在原生家庭以及现在家庭中的地位有什么特点?有没有变化?所以你的父母对待你取决于他的童年,所以要看一个孩子的三靠,要看父母在他的原生家庭,以及在现在的家庭中的地位,爸爸的地位是不是像爸爸,妈妈是不是像妈妈,有的家庭可能反过来也会。
对孩子的这种心理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常常看他在家庭中地位是怎么。
常常需要来访者用三个形容词形容主要的养育者,他们之间关系是如何的,咨询中,一定要知道,养育者在他原生家庭现在家庭中的地位,同时用三个形容词来概括性的判断,就能间接看到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如:还要问来访者,重大的事宜你会和谁商量,为什么这常常能够决定跟养育者的情感联系?在什么阶段?会不会有变化?最初的时候你最愿意跟谁商量?你考个大学最愿意让谁第一个知道。都是我们了解跟养育者情感联系的时候的一些关键内容,比作伤心的时候,你最希望谁来安慰你?家里面谁最能理解你想这些问题,或者问你觉得父母中间,你觉得父母最爱家中每一个成员,而你希望他们最爱的那个等等,你觉得小时候谁管教比较严为什么,你觉得小是和谁在一起比较开心?如果父母吵架,你猜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像这一类问题,我们不能一一而举出来,总之把这个重要的一些重要的问题都需要问。
特别是俄期的发育是防御机制以及跟症状的联系,那么这些问题都需要问。
俄期三靠以上是表现,
1、它是建立在一个可观察的心理的发育阶段,是建立在精神分析理论推导基础上的一族童年期心理变化的假设和推论,有关童年及心理变化的假设和推论,跟阴阳五行学说一样的,他缺乏客观的实证,
2、尽管是缺乏客观的实证,但是通过这样的假设性推论,它可以指导精神分析者在实践中不断的实践,用这种假设去验证和修改,理解解释,改变来访者,这个是被无数的实践证明,确实是行之有效,所以他的这个机制过程是一种推论,但是应用这种机制,假设性推论就可以真实地让来访者进行改变,尽管这种假设对于缺乏实证,但是他能够改变来访者,疗愈来访者,这是有目共睹的。
3,这样的假设,并不是我们理解来访者心理活动的唯一的依据,就精神分析本身来说,这个俄期三靠防御表现只是比较经典的弗洛伊德的,那么所谓的理论经历到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自我心理学特级关系,自体心理学,依恋学说,主体间理论,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这种性心理发育阶段,潜意识的本能冲动,导致人的行为的观点。很大程度上被扬弃了,我们之所以要学,那也是要从根本的理解经典的,所以的他是怎么看待人在学习后的理论,就会非常的容易理解,换句话说,如果你对整个过程非常理解,不是唯一的途径,可以理解心理现象,还有其他很多的途径。
4、我们一切要以来访者为中心,要结合每一个具体的案例在进行精神分析理论验证,你可以有其他的,甚至我们可以超越精神分析用行为能存在人本都可以,但是我们学习一种理论,就应该是从基本的开始,而且是一种理论,然后你要对这个理论了解了,然后你来决定这个理论,那点是可取的,拿点是不可取的,而如果是你对这个理论不了解,那么你去取舍都是不对的,但是对一个初学者学习这种思维的方式,是非常有效。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