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把病人当做旧日创伤的受害者,而是将他们视为现在改变自己的主角。”巴史克在自序中的一句话深得吾心。动不动就以破除来访者防御机制,追溯童年、深挖创伤等方式做为心理治疗或者咨询的切入点,好像不这么做就表现不出专业能力,对此我一向有看法:来访者求助,不是过来看你炫技的,而是希望解决当前问题。如果问题从现状即可洞悉,实在没啥必要拽出潜意识的秘密。况且一个精神分析师是那么好当的么?没经过系统训练和长时间实践,那种照本宣科、望文生义的分析法根本就是胡闹。
精神分析当中,本我心理学(id psychology)和自我心理学(ego psychology)属古典理论;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则是现代精神分析的两大重要理论分支,也是目前动力心理治疗的两大基柱,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以前关于自我以及人格的定义,我有些超出经典精神分析的模糊想法(如“不确定”的自我,融洽相处的“多重”人格,自身内部的群体关系等),包括对“不定(as if)”人格(Helene Deutsch的发现,认同在客体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人格特征,被列为自我发展障碍的证据。但据我对自身的观察,每一个自我发展关键期或者期待改变的时候,我都会选中重要客体,“as if”一个阶段,以获得某种补充和提升。“as if”过程中会有愉悦感,也会有心理冲突带来的不适感,以及多种强烈情绪体验,却并未感到障碍。我认为这是符合我个人发展的正面能力。)的疑惑,看到寇哈特的自我客体(selfobject)概念则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大概我是混淆了现实客体和自我客体。我所理解的客体关系,从来没有脱离过自我经验(self experiences),也时刻关注自我状态(self state),即认同的是已内化的、经过筛选并试图用来满足某种自我需求的客体,实际上跟现实原型是有脱节的。因此,我该处理的人际问题或许不是过于认同,而是真实的、完整地去理解一个人,尊重她(他)的现实存在。当然,我坚持我的选择权和目的性以及平等互动原则。
另我或双生移情关系(alter ego or twinship transference)、理想化移情关系(idealizing transference)、镜像或夸大移情关系(mirror or grandiose transference)是寇哈特观察到的人的三种基本需求,三者结合起来,就是自我客体移情关系(selfobject transferences)。意指我们从别人身上得到我们所需,以维持自我的整合时,并不把别人视为独立的个体,而是提供自我需要的来源。
寇哈特认为,成熟和独立并不表示不需要别人而孤立自己,而是在需要的时候,有能力自由寻得与实足年龄相称的自我客体来源。这个“与实足年龄相称”我并不是很理解,是否为了顺应社会期待而特设一个参考值?在不伤害他人以及能够满足自理需要的基础上,我以为这不是一个需要界定的问题。
如题所示,本书的实战部分占重要篇幅。根据实际的案例,可看出作者在治疗过程中关注的是如何诱导来访者、鼓励来访者发挥内在力量,而不是揭示与修复所谓童年创伤。
“正是病人的内在力量,使治疗师有着力点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问题,但通常问题出在:并非病人缺少这种力量,而在治疗师没有重视它。”——这是书中的节录,以此提醒自己多学习、注意提高技巧和对他人观察的敏锐度。抱着“拯救受害者”的心态从事心理行业,那往往会害人害己的。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