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和孩子如何共情理解哪?
共情是心理学名词,其实生活中也是感同身受。
共情是一种体验别人的能力,而非是情绪的认同。
共情的最佳定义-与我对共情的 明扼要的科学定义“替代性内省”相似-是一种能够思考和感受他入内心生活的能力。我们毕生都有能力去经验别人的经验,虽然准确地说这种能力通常会逐渐减弱。
共情能力可以种特殊的方式相互转变内化,成为人格的部分。
在正常环境下,这种能力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转变,这种转变方式虽有个体差异但总体来看仍是可以预测的。
在生命的早期,婴儿以共情方式感知到的环境似乎充满了他人的情绪。换言之,这种共情泛滥的情况与大多数成人对他人经验的浅尝辄止相反,也不同于深层心理学家对共情的某种科学应用。
从生命发端开始,——分析情景也包括在内——个体需要的是暴露在稀释了的共情环境下,而非完全包围着的共情环境。
共情环境中,个体彼此会变化。
婴儿感到焦虑时,母亲会经验到孩子的焦虑, 她会把他抱在怀里。随之,婴儿感到被了解与安慰,因为母亲经验到的共情信号并非婴儿全部的焦虑而只是消减了的部分。
如果母亲的共情能力仍然停留在婴儿阶段,即如果她倾向于因孩子的焦虑而感到惊恐,那么一系列的坏事情便相继发生。
不共情的结果,是心理症状显现。
她可能长期地把婴儿的焦虑隔绝在外,这就剥夺了婴儿与她融合并从她的这种由体验到轻微焦虑到恢复平静的过程中受益的机会。
或者,她可能持续以恐慌来回应,此时会出现两种负面后果,这为孩子终生无法控制焦虑或其他情感的蔓延打下了基础,或者使孩子不得不把自己隔绝在这种因过度剧烈而具有创伤性的共情回应之外,她的不可控的共情性共鸣使孩子的心理组织变得贫瘠,使得孩子们长大后无法与自己共情,也无法经验他人的经验,从本质上来说,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